文昌市潭牛人民革命纪念园作为承载琼崖革命记忆、缅怀周逸烈士等革命先辈的重要场所,其以庄严肃穆的建筑群落与丰富的红色内涵金配资,成为当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英烈精神的精神地标,每年吸引各界人士前来祭扫追思,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在文昌市潭牛镇潭牛大道旁
一座庄严肃穆的纪念园静静矗立
这里是潭牛人民革命纪念园
不仅承载着琼崖革命的峥嵘记忆
更见证着一代又一代潭牛人
对英烈的深切缅怀与精神传承
展开剩余75%潭牛,是文昌县共产党组织主要创始人周逸烈士和人民解放军将领符确坚将军的故乡。早在1926年,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组织,农民协会、农民自卫军相继成立,当地群众长期投身革命斗争,为“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立下汗马功劳。
为铭记这段历史、缅怀革命先烈,1992年5月金配资,在马白山、郑章、林泉等老干部牵头筹建下,由社会各界捐资60万元,潭牛人民革命纪念园正式动工,次年8月竣工。这座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的纪念园,坐西朝东,以大门、英烈雕像、壁廊、纪念亭、英烈馆等建筑构成,成为文昌市规模较大的革命纪念园之一。
文昌市潭牛镇人民政府科员吴欣:“潭牛是文昌县共产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周逸烈士和人民解放军将领符确坚将军的故乡,潭牛人民革命纪念园于1992动工兴建,1993年竣工,每年的清明节及烈士纪念日都会组织镇干部及辖区内中小学生、群众在这里举办一系列祭扫活动,缅怀先烈,寄托哀思。”
步入纪念园
四柱三开间的园门气势庄重,绿色琉璃瓦装饰的重檐下,正面镌刻着时任国务院侨办主任林修德题写的园名,背面“碧血丹心,浩气长存”八个大字由老干部林泉题写,字字彰显英烈风骨。
园中部
符确坚将军与周逸烈士的1米高半身汉白玉雕像静静伫立,正面分别刻有杨得志、谢飞的题字,背面则详述两位英烈的生平事迹,无声诉说着他们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一生。
西侧的英烈馆
是纪念园的核心建筑,馆内不仅收录了潭牛地区革命烈士芳名录,更以“潭牛人民革命斗争简史”串联起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馆前325平方米的清水湖碧波荡漾,两侧壁亭镶嵌着17位老干部、老将军的题词,马白山少将“革命精神代代相传”、陈青山少将“烈士光辉业绩永照人间”等话语,字字千钧,凝聚着对英烈的崇高敬意。
文昌市潭牛镇人民政府科员吴欣:“这是潭牛人民革命纪念园的主要建筑 —— 英烈馆,馆中间题写潭牛地区革命烈士芳名录,英烈馆里的每一个名字、每一段文字,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段风雨如晦的岁月。它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者的警醒 —— 让我们永远铭记,今日的安稳生活,是无数先烈用血肉之躯铺就的道路,激励着潭牛人民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以奋斗告慰先烈,以担当守护和平。”
如今,潭牛人民革命纪念园
不仅是一座物理意义上的纪念场所
更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地标
它提醒着每一个到访者:
不忘来路
方能致远
铭记英烈
方能更好地走向未来金配资
发布于:北京市恒汇证券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